文章导读:2015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施新《食品标识法》(2013年法律第70号)。该《食品标识法》整合《JAS》法、《食品卫生法》
从老食安法开始到现在新食安法实施,期间关于标签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争论焦点无非是所谓的标签瑕疵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标准、是否
形势依然严峻,前途依旧光明,中国食品业,且行且珍惜吧!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一直是政府强调的、也是大家普遍呼吁,甚至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但在具体实践中总有那么点磕磕碰碰。
如何更好地实施新办法或是让新办法为我所用,将是各级监管部门和广大食品从业者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本文中将介绍新《食品标识基准》中的过敏原标识相关内容。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日本新食品标识方法,食品伙伴网日韩信息组将分5期对新法做介绍和浅析,欢迎各位朋友一起交流、探讨。
SC这位新娘是貌似天仙还是丑若无盐,若干月之后,自见分晓……
2015年4月1日,日本开始实施新《食品标识法》,那么新标识制度相对于旧制度旧有哪些变更?一起来看看吧
SC顾名思义就是“生产”两字拼音头字母的组合,虽然貌似少了名字意义上的“高大上”,但带着新使命而来的SC不乏带着许多诚意和新意。整个内容,笔者把其总结为“五增二减”。
有人说了,人没说产品是低盐,也没说少盐,没进行含量声称。但真是这样吗?随机询问了若干人,你看到淡盐、薄盐是如何想的?九成以上都说应该是盐少的意思……
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检验产品出厂质量安全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现行的生产环节监督抽检所存在的问题弱化了其应有的效果和意义……
“福喜事件”对《食品安全法》修订的影响最直接体现在“保质期”这一要求上,而最近的“僵尸肉事件”又把肉类产品的保质期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新食安法对保质期到底有哪些要求和规定呢?
酪蛋白家族的产品,在中国被作为不同的物品进行监管,且较为混乱。今天,《食话》大真探就带你去酪蛋白家族探个究竟……
2003年米面粮油、酱油、食醋等开始了QS,2009年《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生产许可”的法律地位。2010年4月7日,正式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迈入正规化的发展之路。
大肠菌群超标,显然不属于该食品的重量问题,也不属于该食品的尺寸规格问题,如果将其否定为食品安全问题,那么,这项指标有什么检测学上的意义?这项指标检测结果有什么法律意义?
今天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几大法律专家提出《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出台应当缓行,因为有很多问题还没有理清楚。仔细想想,我国
白酒,又是白酒。金箔入酒的风波还未平息,又曝出违规添加甜味剂的新闻。
企不畏法,奈何以法管之?
对于《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一赔十”的规定,你是怎么看的?对于“明知”、“食品安全标准”的问题,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都喜欢说“我认为”,当然这完全OK啦,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处在特殊的位置,再使用“我”的复数,来一句“我们认为”,那问题可能会自己找上门哦。
你单知道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但是你知道菌落总数和致病菌有本质区别吗?菌落总数超标一定是致病菌超标吗?菌落总数超标一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吗?
为人民服务
食以安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