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设为首页
大小食品企业在“烧钱”和“捉襟见肘”间该有个平衡点
分类:大食话 文辑:安全第一 阅读(7031)  发布日期:2015-03-23  
 

    听说,下雨天,写作和候车更配哦
 
    本身下了飞机可以早点回家的,结果和同事的一番电话互相误以为,就只好在这里等BUS了,一小时的等候,就写点东西。
 
    最近笔者出去逛了一圈,对于食品安全有了一些想法。笔者一直认为中国不缺少规模大的企业,只缺少规范化的食品企业。而前几天在一家比较大的食品公司参观学习,看到了规范,也看到了规模宏大,同时也看到了企业的资源浪费。这样的企业通常是政府扶持的,如果没有扶持就造这么“高大上”的生产车间,企业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可这样的企业往往追求不必要的宏伟,以至于没有政府扶持资金就会亏损,同时也形成了与同行的不公平竞争。

     一名被采访的生产辣条的河南老板,如是说如果要求员工生产前,进卫生间前后,需要换衣服、洗手,就会造成招不到员工,工人就会感受到约束。这也许会让做的好的企业嗤之以鼻,也许会被很多有丰富食品理论知识的科研人员觉得是在开玩笑,这些最基本的都不控制?但是事实如此,并且确有很多企业存在这些问题。政府该怎样引导企业做好食品安全管理,用经济因素,刺激企业做好食品安全管控,或许早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很多小企业,也并不是不想做好,只是出于同行产品的价格竞争,如果在食品安全方面投入过多的资源,也就相应削弱了自己的竞争力。国家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QS(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批事实上并不能高标准地要求企业,同时受到经济因素、标尺不一、地方保护主义等影响,其门槛准入实在太低。但是,如果排除这些因素,或者说借口,提高准入门槛,那么就会有很多企业做不了,就要有人失业,就要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属于快消品的食品更会涨价了……
 
    一些国企,或者获得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投入可谓“烧钱”,而微小型企业实在难以承担食品安全严格规范起来的费用,倒是真的有很多企业在务实,用尽量少的资金投入以期获得尽量高的食品安全管控水平。
 
    走了一圈,其实还是有些欣慰的,下雨天让我少了很多浮躁,因为大家现在心中至少都有这样一个意识: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是为一个企业长久发展,做大做强保驾护航的。政府、企业,都该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关系到社会、经济,与我们的健康。

本文为“食话实说”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本网站编辑部。

所属文辑
作者其他文章

热门文辑

更多

推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