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
41文章
食以安为先
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存在于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通过饮水、吸烟也会接触到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丙烯酰胺的污染一度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早在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对丙烯酰胺的致癌性进行了评价,将其列为2类致癌物(2A)即人类可能致癌物。
通常在食物蒸煮温度超过120℃时,便会产生丙烯酰胺,尤其油炸、烘焙类、烧烤类等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极容易产生丙烯酰胺。由于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是在食品加工过程形成的,因而较难控制其含量,只能在加工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丙烯酰胺的含量。
为此各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很多国家和地区发布了减少丙烯酰胺含量的业界指引,如CAC、香港、美国、欧盟等。
中国
我国卫生部于2005年发布“关于减少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的公告”以及“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报告,报告指出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等)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其中薯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出谷类油炸食品4倍,我国居民食用油炸食品较多,暴露量较大,长期低剂量接触,有潜在危害。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于2012年3月15日发布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报告,主要包括:人体接触途径 、吸收、分布及代谢、丙烯酰胺毒性 、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含量和人体可能暴露量 、危险性评估及控制与预防等内容。2013年3月16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提供“丙烯酰胺简介”内容科普,包括简介,毒性及预防,但我国目前还未发布相关指南。
CAC
食品法典委员会在2009年采纳《减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操作规范》,目的是为国家和地区的主管当局、制造商及其他相关组织提供指引,以防止和减少马铃薯制品和谷类制品产生丙烯酰胺。
香港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2011年发出《减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业界指引》,并在2013年修订《指引》,向业界提供建议,协助业界减少食物产生丙烯酰胺,特别是马铃薯和谷类制品及炒菜产生丙烯酰胺。
美国
2013年11月14日美国FDA发布一项食品行业指导草案,帮助种植者、制造商、食品服务经营商采取措施减少某些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
欧盟
2014年1月10日,欧盟发布了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操作指南,主要针对马铃薯快餐、油炸薯片、谷物食品、咖啡以及婴幼儿食品等产品的加工环节。欧盟针部分食品制定了丙烯酰胺的警示值:即食薯条600μg/kg;小麦面包80μg/kg;非小麦软面包150μg/kg;烤咖啡450μg/kg;速溶咖啡900μg/kg。
此外,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国家均实施了监测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的计划。
建议
虽然我国还未发布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指引,建议油炸、烘焙类等食品企业,在加工食物时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已发布的相关指引,科学改善工艺,调整加工温度、加工时间,以尽可能降低食品中的丙烯酰胺。
相关参考文献
[1]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减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业界指引
http://www.cfs.gov.hk/tc_chi/food_leg/files/Acrylamide_C_New_3.pdf
[2] FDA/CFSAN. Guidance for Industry Acrylamide in Foods[Z].2013-11
http://www.fda.gov/downloads/Food/GuidanceRegulation/GuidancedocumentsRegulatoryInformation/ChemicalContaminantsmetalsNaturalToxinsPesticides/UCM374534.pdf
[3] FoodDrink Europe. Acrylamide Toolbox 2013[Z].2014-1-10
http://ec.europa.eu/food/food/chemicalsafety/contaminants/toolbox_acrylamide_201401_en.pdf
[4] CAC/RCP.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REDUCTION OF ACRYLAMIDE IN FOODS
http://www.codexalimentarius.net/input/download/standards/11258/CXP_067e.pdf
[5] COMMISSION RECOMMENDATION of 8 November 2013 on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levels of acrylamide in food(2013/647/EU)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13:301:0015:0017:EN:PDF
食品伙伴网信息中心供稿
本文为“食话实说”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本网站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