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设为首页
先有粽子,还是先有屈原?你猜
分类:大食话 文辑:大话食品 阅读(11019)  发布日期:2015-06-19  
    年年过端午,岁岁吃粽子。现在有不少人一提起端午节,首先想到的就是纪念屈原、吃粽子。
 
    那么,问题来了:是先有粽子,还是先有屈原呢?

    粽子,最早叫做“角黍(jiǎo shǔ)”。角是牛角,祭器;黍可是北方的黄米或南方的糯米。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古人认为,此时阴气始生需要端正驱邪。端,端正,是五行之端,是开始;午为正中,纵横交错才有正中,交错在古语中是阴阳争。端午日,阴阳交错,用角黍平衡阴阳。粽叶包黍(糯米)是以阴裹阳,于是阴阳在此和谐,日子也就平祥顺和了。

    粽子,古时夏至节祭地的用物,后来夏至的习俗被用到了端午,夏至、端午的习俗一样了,粽子也就成了端午节的食物。古时五、午通用,所以五月初五又称端午。

    粽子最初始的意义和屈原木有半毛钱关系,而端午节祭祀屈原是后人赋予端午节的内容。

    屈原(屈平,字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诚于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没有屈服。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成为一名伟大的爱国诗人。

    约公元前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屈原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来到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年这一天将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赶蛟龙。

    于是,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么一说。

本文为“食话实说”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本网站编辑部。

0条   相关评论

阿Z

 

所属文辑
作者其他文章

热门文辑

更多

推荐区